
篇1:北师大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指南
为了不让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学拉下差距,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1、中国从近代开始,遭到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外来侵略。近代史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2、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李秀成 C.叶挺 D.林则徐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闭关自守封建落后 B.虎门销烟使英国损失惨重
C.英国要进一步走私鸦片 D.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5、《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其中福建省占了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列不属于《海国图志》一书内容的是
A.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
B.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
C.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科技的发展状况
D.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7、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渎到的历史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洋务运动的破产 D.《马关条约》的签订
8、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9、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10、与右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日中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1、小明参加电视台开心一刻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
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他应选择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12、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屈辱年,这一年发生了
A.俄国割占台湾 B.英国割占台湾 C.法国侵入台湾 D.日本割占台湾
13、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A.创办新式学堂 B.派遣留学生
C.创建京师大学堂 D.创建近代海军
15、下列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C.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6、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要建立资产阶级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政体 D.三权分立制度
1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8、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小平 D.孙中山
19、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20、古代有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班超,近代有中过状元后来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
A.张謇 B.孙中山 C.周学熙 D.荣宗敬
21、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2、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2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台湾 C.香港岛 D.辽东半岛
24、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5、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侵略权益是
A.割地 B.赔款 C.驻军 D.开埠通商
26、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改变了中国命运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成立了中华民国
27、如果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28、,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D、 赵洋
29、.清末民初,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是
A.丝绸服饰 B.唐装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
30、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8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2分)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材料二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谁?
他牺牲于哪一场战争中?(4分)
材料三:右图
(3)材料三深刻揭示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后
的中国社会状况?(2分)
3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12分)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2分)
3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回答问题:(14分)
(1)甲图的作者是谁?(1分)他在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2)指出乙图和丙图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分别体现了哪两个派别的救国方案?(2分)
(3)以丁图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4)概括指出以上图片所反映思想的共同点。(1分)从甲图到丁图可以看出救国救民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DADBDBBD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BCABCDCA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DCBBDACDA
31、(1);(2分);
(2)左宗棠(2分);黄海海战(2分);
(3)《辛丑条约》(2分)。
32、(1)《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4分);《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4分);《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打开中国市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1) 魏源(1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乙图: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任意3个3分)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2分)
(4)共同点:向西方学习(1分)变化: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文化(1分)
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篇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篇2:北师大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指南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B D B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C A B C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B B D A C D A
31、(1);(2分);
(2)左宗棠(2分);黄海海战(2分);
(3)《辛丑条约》(2分)。
32、(1)《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4分);《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4分);《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打开中国市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1) 魏源(1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乙图: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任意3个3分)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2分)
(4)共同点:向西方学习(1分)变化: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文化(1分)
这篇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篇3:北师大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指南
为了不让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学拉下差距,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中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北师大版),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题栏内相应的位置。每题1分,共3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22324252627282930
1.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又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这个人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3.下列那一次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下列选项能够充分证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目的是 ( )
A.打开中国市场 B.维护鸦片贸易 C.割占中国领土 D.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5.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 )
A.割地 B.开设工厂 C.开放通商口岸 D.赔款
7.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8.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关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9.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除伊梨外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0.在甲午战争中致远号舰艇直冲敌舰,下令采取这一壮举的英雄人物是( )
A、关天培 B、左宗棠 C、张之洞 D、邓世昌
11.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了纺织厂。你认为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初
12.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
A、詹天佑 B、康有为 C、张謇 D、严复
1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16.曾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等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 )
A. 林则徐 B. 魏源 C.康有为 D.严复
17.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④⑤③ D.③④⑤①②
18.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0.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八年。你知道民国八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 )
A. B. C. D.
21.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 ( )
A.北京大学 申报 B.北京大学 《新青年》 C. 《新青年》 D. 北京大学
22.今年是辛亥革命99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 ( )
A.上海 B.武昌 C.天津 D.北京
23.右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24.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它设立于(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
25.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使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彻底寿终正寝,那一年是
A. B. C. D.
26.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追求民主科学 C.否定君主专制 D.促进思想启蒙
27.鲁讯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说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8.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 )
A思想解放运动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2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30.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请根据提示写出不平等条约的名称。(3分)
(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17.请将下列中国第一的历史事件写出来(3分)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单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三:要维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礼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活动?(1分)这场运动在中
国近代进程中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次革命运动是有谁领导的(2分)
(3)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材料三中的一段话是什么运动的主张?(1分)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请举出这一运动的三个代表人物。(3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14分)
材料一 北京时间2月26日凌晨,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和民间强烈反对,在巴黎大皇宫举办拍卖会,执意拍卖140多年前被抢掠走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两座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拍卖(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拍卖)。 一一一一摘编自新华网
(1)兔首和鼠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中被掠走的?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2分)
(2)在近代史上,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与侵略,除第(1)问所涉及的战争以外,中国还遭受了哪些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举3例,写出时间和战争名称)(3分)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何历史意义?(3分)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2分)
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篇初中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北师大版)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篇4:北师大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指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2分,共48分)
题 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题号13141516171819222324
答案
1、19世纪上半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 C、荷兰 D、英国
2. 6月,《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馆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 收复新疆
3. 小明家的客人问他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出生那年正好是鸦片战争爆发100周年。请你算出小明奶奶的出生年代是( )
A. B. C. D.
4.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 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最为严重的危害是( )。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中国的资源遭到列强的掠夺 D.列强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
6.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开埠通商D.领事裁判权?
7. 右图这本书以浩繁的叙述和几十幅世界地图为
人们展示了另一个近代世界,尤其是该书中所阐发
的师夷思想,对中国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大的
影响。请你判断此书的作者是( )。
A. 魏源 B. 严复 C. 马可波罗 D. 林则徐
8. 法国文学家雨果写道: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两个侵略者是()??
A.英美联军B.英法联军C.美日联军 D.美俄联军
9. 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10. 在新疆,人们把一种柳树称作左公柳是为了赞扬和纪念(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1. 一位同学参 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的正确答案应是()?
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2.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
《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3. 电影《北洋水师》中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4.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前 B.八国联军侵华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D.甲午战争后
15. 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当时的国力虚弱,远远落后于日本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C.清朝的军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
16. 世纪末以扶清灭洋为旗帜的反帝斗争是(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17.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签订后表达不正确的有( )。
A. 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受到严禁
B. 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可以看到各国列强的士兵
C. 中国人可以在北京的东交民巷继续居住
D. 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8. 在我们学过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9.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 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0. 在经受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后,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已完全变成()?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社会?
C.半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 一位老人生于,卒于,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 义和团运动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22.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述事件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③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A.①③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23.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趋势是( )
A.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B.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C.从开通商口岸到割占领土 D.从单独侵略到共同侵华
24. 学习本单元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 帝国的彷徨 B. 近代化的起步 C. 侵略与抗争 D. 王朝的振兴
二、改错题(10分)
17、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福州、厦门、北京、广州、宁波为通商口岸。
错误:改为: 。
18、 林则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错误:改为: 。
19、,八国联军闯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错误:改为: 。
20、,义和团在浙江的一次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错误:改为: 。
21、,日军围攻威海卫,南洋舰队全军覆没。
错误:改为: 。
三、看图学史(20分)
22、识右图,回答问题(10分)
(1)右图浮雕(局部),反映的历史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______ 年,领导这一爱国斗争的是___________。(4分)
(3)说说这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23、识右图,回答问题(10分)
(1)右图是中华民族历经浩劫,屈辱的缩影和见证,请你为这幅图取一个最恰当的题目。(3分)
(2)图中这场浩劫的制造者是谁?发生在那一次侵华战争中?(4分)
(3)看到此图,你有何感受?(3分)
四、探究与运用(22分)
24、至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分)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
(2) 中国近代哪部条约的签定激起了列强瓜分的狂潮,是哪次战争后签定的?(4分)
(2) 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说说这个条约产生的影响?(5分)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简要说说有关故事?(4分)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3分)
(4)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2分)
希望这篇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北师大版)可以很好地帮助到大家。愿您假期愉快!
篇5:北师大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指南
为了不让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学拉下差距,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中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北师大版),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一、选择题(满分27分。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南京静海寺安置着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钟,钟身铸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该钟警世的前事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 B.洋务运动失败
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国民政府垮台
2、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5、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实质上是( )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D.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运动
6、19世纪末,清政府命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使这一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8、,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9、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1: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A.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B.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1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转战陕北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11、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该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12、《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A.汀泗桥战役 B.卢沟桥抗战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13、9月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大幅特写的蒋介石意气风发,而此时的他正在重庆与毛泽东进行一场难以实现和平的谈判。这场谈判难以实现和平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双方没能制定有效的谈判方案 B.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C.《双十协定》不符合人民的利益 D.内战在谈判时已全面爆发
14、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②戊戌变法的失败③中国的抗战胜利④国共第二次内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⑤蒋家王朝覆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
B.4月,台儿庄战役结束歼敌一万余人
C.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4月,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17、,在世界化学界炸响了一声春雷: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一种由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了金质奖章,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这位凿穿了垄断集团的坚壁,为中华民族带来福音的化学家是( )
A.詹天佑B.侯德榜C.严复 D.魏源
18、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他的代表作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毕业歌》 C.《黄河大合唱》 D.《铁蹄下的歌女》
二、非选择题(满分23分。本大题共两小题,第19题满分13分,第20题满分10分。)
19、(本题共13分)主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两个著名战役。(2分)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分)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参观日本的和平展馆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
材料四: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闻联播报道,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在访问期间,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4)根据材料三,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如此热衷地参观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应该作出哪些努力?(3分)
20、(本题共10分)主题老照片的反思
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重大合作也有过两次重大对抗。请根据下面的老照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示意图
材料二:
张学良与杨虎城 毛泽东与蒋介石 连战与胡锦涛
材料三: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历史回眸: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重大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这两次国共合作产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4分)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何要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分)
(3)材料反映了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请你举例说明。(1分)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理由什么?(2分)
(3)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既有合作也有过摩擦和冲突。谈一谈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给予我们哪些启示?(1分)
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篇初中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北师大版)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