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考试试卷

时间:2025-03-10

篇1: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考试试卷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考试试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

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

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

A、王羲之、顾恺之 B、荀子、王充 C、祖冲之、郦道元 D、司马炎、孝文帝

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 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1、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

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

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

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

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

A、麻醉人民 B、发展石窟艺术 C、扩大寺院势力 D、维护封建统治

1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

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的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A、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9、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东方见闻录》 D、《资治通鉴》

20、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①东汉 ②曹魏 ③北魏 ④西晋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列举题

21、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

(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___。

(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是:___。

(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___。

(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革命措施?

2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考试试卷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2: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杜甫的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 )

A.曹操B.刘备C.周瑜D.诸葛亮

3.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是( )

A.丝织业兴旺B.修建水利工程C.船队到达夷洲D.大兴屯田

4.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实力最强的军阀是( )

①刘备 ②曹操 ③孙权 ④袁绍 ⑤周瑜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②④

5.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

A.西晋建立B.魏灭蜀C.西晋灭吴D.曹操病故

6.西晋存在的时间是( )

A.1B.C.D.

7.下列都城设在洛阳的是( )

①曹魏 ②孙吴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⑥蜀汉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8.下图是《水经注》的作者,他是( )

A.贾思勰B.郦道元

C.范缜D.祖冲之

9.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 )

①赤壁之战 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 ③淝水之战 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成就不包括( )

A.开垦大量良田B.普遍种植棉花

C.小麦推广到江南D.稻田使用绿肥

11.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原因是( )

①前秦军队人数少,处于劣势 ②秦军士兵不愿为苻坚卖命 ③苻坚骄傲自满,指挥失误 ④东晋用火攻战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2.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

①草木皆兵 ②四面楚歌 ③三顾茅庐 ④投笔从戎

A.②④③①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13.下图是范缜同文士、僧侣辩论想像图,他的主要著作是( )

A.《论衡》

B.《神灭论》

C.《兰亭序》

D.《缀术》

14.下列朝代,第一次都城不是建在洛阳的是( )

A.曹魏B.西晋C.北魏D.东汉

15.三国政权结束的顺序是( )

A.魏蜀吴B.蜀吴魏

C.吴魏蜀D.蜀魏吴

16.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现象结果的是( )

A.民族融合B.长期分裂

C.连年战争D.民族矛盾激化

17.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的书法家是( )

A.颜真卿B.王羲之

C.柳公权D.钟繇

18.下图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的作者,他写的书是( )

A.《农政全书》

B.《水经》

C.《齐民要术》

D.《脉经》

19.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包括( )

A.迁都洛阳

B.让鲜卑人采用汉姓

C.实行俸禄制

D.让汉人用鲜卑习裕

20.位于今山西大同的著名的石窟是( )

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

C.莫高窟D.乐山石窟

二、填空题

21.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_________一带;孙权在_________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明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_________。

22.三国时期,蜀国的丝织业兴旺,_________行销三国。吴国造船发达,促进_________交通的发展。

23.曹丕死后,大臣_________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最弱的_________首先被魏国灭亡。

24.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______、______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25.4世纪后期,我国_________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_________。

26.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的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_________。

2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_________专著。它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_________。

28.《兰亭序》是_________的代表作;《女史箴图》是_________代表作。

29.《神灭论》的作者是_________,这部书是我国古代_________上的宝贵遗产。

30.为了宣传佛教,_________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_________,雕造佛像。

三、连线题

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1)《兰亭序》贾思勰南朝

《神灭论》王羲之

《女史箴图》祖冲之

《缀术》郦道元

《齐民要术》范缜北朝

《水经注》顾恺之北魏

(2)2淝水之战曹操

3官渡之战苻坚

2赤壁之战刘备、孙权

四、填表题

32.按照表中的提示,将表中空白处填上。

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

东晋

西晋

五、问答题

33.简要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出现两种结果的原因。

34.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考试试卷

1、欧洲人最早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指出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

A.东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 C.汉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

3、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行的 ( )

A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B丝绸之路 C新航路的开辟 D郑和下西洋

4、3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

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6、《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 )

A.实行三长制 B.严惩贪污受贿C.实行均田制 D.迁都洛阳、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

7、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8、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9、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 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此次改革是( )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 明治维新

10、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1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12、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

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13、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

大食金币 波斯萨珊银币 东罗马金币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14、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把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中典型的例证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5、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D.郑和下西洋

篇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考试试卷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历史家是( )

A.祖冲之B.商高C.张衡D.刘徽

2.贾思勰生活的朝代是( )

A.南朝B.北朝C.北魏D.三国

3.郦道元著有( )

A.《齐民要术》B.《缀术》

C.《水经注》D.《论衡》

4.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

A.历史家B.地理学家

C.医学家D.农学家

5.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我国比欧洲早近( )

A.B.C.8D.5

6.《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

A.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B.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

C.抓紧农时进行耕作D.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

7.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在北朝时期的历史家 ②最突出的成就是在历史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③利用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④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八位 ⑤编写成《缀术》一书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⑤D.①③⑤

8.下图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 )

A.贾思勰B.祖冲之

C.张衡D.郦道元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统治者的重视④宗教的盛行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按照下列人物排列,祖冲之应属于( )

A.孔子、荀子B.张衡、华佗

C.管仲、商鞅D.屈原、贾谊

11.阅读本课内容、讨论将下列空白处按要求填上:( )

人物朝代称谓著作主要成就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12.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内容是对什么地方的描写?

(2)《水经注》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13.读下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他是一位什么时代的人?主要有什么经历?

(2)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