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历史答案解析
P73
(2)
尼罗河定期泛滥--发达的农业---村落的形成---手工业....----尼罗河两岸的小国....---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地跨...
历史P74:
二.1.
(1)图一,古埃及--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
(2)图二,古印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3)图三:古巴比伦 --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几何学,太阴历
2.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是三大佛教最早创立的,宣扬“众生平等”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3.
汉莫拉比法典
反映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历史P75
2.
1.
图一 象形文字
图二 楔形文字
图三 甲骨文
2.
生活中动物的形状、自然现象
3.
说明人类走向了文明
3.尼罗河 BC3500
两河 BC3500
印度河 恒河 BC2500
长江、黄河 BC
(2)促进农作物生长、土地肥沃、适合人类居住
篇2: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历史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ADBAD 6—10DCBCC 11—15BDCDC
二、归纳列举题:(30分)
16.(1)鸦片战争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 每个1分
17.(1)左宗棠 (2)林则徐 (3)邓世昌 每个2分
18.(1)中英《南京条约》 (2)中日《马关条约》 (3)中俄《瑷珲条约》
(4)《辛丑条约》 每个2分
19.(1)京师同文馆 (2)公车上书 (3)中国共产党成立 (4)五四运动
(5)洋务运动 (6)中国同盟会 每个2分
三、材料分析题:(28分)
20.①(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
②《辛丑条约》(1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③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1分)
④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被外敌欺侮;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等,
八年级寒假作业历史答案。(1分)
21.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3分)
③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分)
④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等;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2分)
22.①寓指封建道德吃人。(2分)
②新文化运动。(2分)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2分)
③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各1分,共3分)
四、综合探究题(12分)
23.五四运动,(2分)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介绍五四运动: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陈独秀(李大钊)领
导了这场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分)
感受: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和
民族的利益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观点正确即可,2分) 中共一大: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等13位代表,
代表全国五十多位党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5分)
感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才能拥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要热爱
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观点正确即可,2分)表述成文1分
篇3: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历史答案解析
(一)
1、B,2、A,3、A,4、B,5、B,6、D,7、D,8、B,9、D,10、C,11、B,12、B,13、C,14、A,15、A,16、C,17、A,18、B,19、B,20、B
21、答案:(1)(×) (2)(×)(3)(√) (4)(×) (5)(√) (6)(√)
(7)(×) (8)(×) (9)(√) (10)(×)
22、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国侵华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3)《辛丑条约》。
(4)统治腐朽,制度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等。
23、答案:(1)洋务派、维新派。
(2)①经济领域:洋务运动;积极作用: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政治领域: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积极作用:在社会上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都不能挽救中国。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挽救民族危难,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或: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已认识到自己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开始学习它们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言之有理即可)
24、答案:(1)五四运动。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记载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25、答案:(1)《凡尔赛和约》或对德和约;巴黎和会或凡尔赛会议。
(2)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
1、C,2、D,3、A, 4、C,5、A,6、A,7、B,8、C,9、D,10、D,11、B,12、D,13、C,14、D,15、B,16、B,17、C,18、D,19、A,20、C21、答案:(1)(√)(2)(×)(3)(×)(4)(√)(5)(×)
22、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任选其二即可)。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雪洗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中日双方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平等对话和交流,加强两国间的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关系的正常、友好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23、答案:(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材料三:南京大屠杀
材料四: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覆灭、国民政府统治在大陆结束)。
(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统治,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任意一个事件即可)
24、答案:(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用: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雪洗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蒋介石、毛泽东。“双十协定”。全国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5、答案:(1)错误:通过互联网 理由:还未发明互联网;
(2)错误:在上海 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错误:想去年 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
(4)错误:袁世凯 理由:被杀的是谭嗣同等六人 ;
(5)错误:《新青年》 理由:才在上海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