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 为人生打下底色

时间:2024-09-25

时下,教育界对语文教学意见不少。历经多次改革,改来改去,赞之者少,责之者众。

也难怪,众口难调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听谁的是好?我认为,工具论也好,人文论也好,语言本位也好,文学本位、文章本位也好,论来论去都难得十全十美,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对各种见解只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实,作文的个中道理,古人早就参透了,所谓“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就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因此,语文教学的出路,也就只有“因材施教”了。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讲得多,练得少,花样多,学得累,获益少;示范课做作多,表演多,实效少的状况,我赞成提“返璞归真”这个口号。

通过熟读让学生热爱语文

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选可读之文章去读,选精美之文章熟读,是学语文最根本的办法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的语文老师?如果能把各种理论流派和考试分数放在一边,我认为,能够让学生热爱语文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语文老师。勤劳为益友,热爱是良师。要学生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

当然,让学生懂得语文的重要性,自觉学习诚然好,但也难;让学生通过尝试,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喜欢语文,并进而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则更为重要,是更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大概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吧!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靠批评、训责不是好办法,靠考试施压不是好办法,靠详细分析、讲解也不是好办法。有没有好办法呢?我觉得有,这就是一个字:读!两个字:熟读!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选可读之文章,选精美之文章,这不但是一个好的途径,而且是学语文的好办法、大办法,最根本的办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已经被千百年历史证明是真理性认识的慧语哲言,一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怎么就被抛到脑后去了呢!

语文是什么?首先,语文是一种能力,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

然后,语文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文化素养,人类正是通过这种素养使得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世代相传;而后,语文才是一门知识,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的知识课程。

因此,把语文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围绕着百十个所谓核心知识点讲来讲去、考来考去,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诵读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

所谓能力,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领。这种能量或本领是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从对客体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练习中获得的。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按能力培养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去获得去提高。

在这里,出人之口,入我之耳,谓之听;出我之口,入人之耳,谓之说;借助书本等媒介物,入我之眼,出我之口,发而为声,谓之读;出我之手,录于纸质或其他媒介物,谓之写。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助力,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为什么要强调多?因为能力也好,技艺也好,是依靠多次重复才能获得的。多次重复可以使生疏演变为熟练,可以从熟练中产生机巧,具有了熟能生巧的活力,创新能力也就在其中了。我想,这就是德国狄兹根所言,“重复是学习之母”的道理吧。

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入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

怎么读?我赞成出我之口,发而为声,入人之耳,激越有神的朗读;主张要放开喉咙读,要口、耳、心、脑全面投入,全神贯注地读;尤其欣赏读得出神入化,摇头晃脑,陶醉于自我朗读之中的境界。

在这方面,古人的经验是值得重视的。宋代学者朱熹就说过:“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代作家夏丏尊也强调:“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晚清重臣曾国藩强调发声朗读和动情吟咏。他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对读出气概、诵出神韵的方法的有效性,体会是很真切的。

熟读和背诵不是“读死书”

教师不要包办一切,应当是导演,要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进行精心设计

这里必须说明,有些人把语文教学中的熟读和背诵说成是“读死书”,这是极其错误的。如非误解,就属偏见。要知道,有时候偏见是比无知更可怕的。“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这是语文教学应追求的一种境界,现在的问题是有这种追求的人太少了。

诵读经典,吟咏美文,传承文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也可以融思考于其中,蓄能力于其中,寓创造于其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这不正是学习主体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语言习得的实践活动吗?那么,要不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要,很需要。教师应当是导演,要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进行精心设计。

教师不要包办一切,主持课堂要少讲精讲,贵在点拨。在这里,点是“点石成金”的点,拨是“拨乱反正”的拨,责任不可谓不重大。

我以为,语文课应当重视背诵。国家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名家名篇一贯要求背诵,只是这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许多教师那里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有192篇课文、106个段落,总计近300篇(段)。这一数字在语文课内是否还是少了些,可以讨论。

如果课内课外加起来算,相对于的时间来说,显然是少了。

如果每年能背30到40首诗词,20至30篇美文,整个中小学阶段有六七百篇诗书(或者更多)装在肚子里,那就会如伯洛所言,在今后的生活里, “决不会缺乏真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和愉快的伴侣”了。

做学问、写文章,就可以体会到朱夫子“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了。

诵读工作做好了、做实了,学生因诵读而抑扬顿挫,因诵读而慷慨入神,因诵读而兴趣盎然,因诵读而一往情深,热爱母语之情油然而生,中华文化之根悠然深远,这不正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展现吗?

儿童少年正处于脑子好,思维活跃,记忆力强的最佳年华,在这阶段多背诵点诗词和文章,不仅是在人生旅途中处处用得着,可以终身受益,而且“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