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时间:2025-01-07

篇1: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易错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核电荷数不同,核内质子数也不同。

  例1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种原子的统称叫元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错因会诊错选A是因为对同种元素与同类元素不能区分;对元素概念的涵义不明确而错选B;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没有想到核外电子不稳定,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变的而错选C。 

篇2: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常出现以下错误: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常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反应,有些同学却用来解释一些物理变化;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时,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正确答案D

篇3: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中考化学备考反思错题夯实课本

中考化学的难度不会很大,而且基础题比例较大,将课本吃透,绝对会为中考化学成绩增加砝码。对于化学成绩非常好或想考满分的同学,中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往往都很基础。“放低姿态,把课本仔细阅读一遍”,是给这同学的建议。

反思错题。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这个毋庸置疑,但之所以把化学归为理科,是因为化学的学习会利用大量的逻辑分析、整合和推理,甚至还包括空间想象力等等。只不过这些在初中化学中体现较少,到了高中会体现更多一些。初中阶段,化学的理科思维主要体现在“酸碱盐和复分解反应”的学习过程中,相信很多同学也都在这部分感受到了初中化学的难度。建议从现在开始将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形成错题本进行反思。反思“这道题为什么做错”“到底是哪方面的知识点没有掌握”“为什么会粗心大意”“是看题太快还是有思维定式”等等,当你对一道题目深入反思以后,再次犯类似错误的概率就会降低,可能降低不多,但你不断反思,就会不断降低。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种经验:之前错过的题型,再考还是错,甚至题目都没变。这便是由于缺少反思。

注意细节。注意审题、注意按要求答题、语言表达清晰、不出现错别字、计算步骤规范等细节很重要。

考试心态是影响 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所有因素中占50%以上。应该要学会调整心态,考完一门不要和同学对答案,立刻投入到下一门的准备中去。考试时充分利用好时间。首先从理化合卷的试卷结构看时间分配。审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慢。有个小技巧就是:画出关键词,避免看错。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控制速度。平常用什么样的速度做题,考试的时候就用什么样的速度,不要在考试时加快速度。如果你加快速度,结果把会做的题目做错,而你腾出的时间去做后边的难题,又长时间地解不出来,那么很可能造成会做的题目得不了分,不会做的题目根本不得分。

篇4: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易错点: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例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易错透视:对知识把握不准,不能确定原子的构成而错选A;没有想到有的氢原子没有中子而漏选B;原子、离子知识相混淆,认为核外电子数得失了,没有看清该题是关于原子的结构而错选C;认为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等于而漏选D。

解析: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只有质子,即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故A正确,B错误;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不正确。

篇5: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中考化学经典易错题型总结

  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食物,烧烤常用木炭作燃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通风

  (B)烧烤有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木炭燃烧产生的

  (C)烧烤时扇炭火是为了降温

  (D)用含硫的焦炭代替木炭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2.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D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

  (D)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

  3.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C

  (A)(NH4)2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

  (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D)草木炭(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

  4.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C

  A.汽油

  B.烧碱

  C.纯碱

  D.食盐水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B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6.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它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D

  A、Fe

  B、Cu

  C、Zn

  D、Ag

  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1、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

  这是一个可逆过程?

  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条件是高温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用加上升符号。

  3、乳浊液和悬浊液不是溶液!

  4、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铵盐)

  5、不溶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和BaSO4

  6、乳浊液和悬浊液不是溶液!

  7、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铵盐)

  8、不溶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和BaSO4

  9、氧化物是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

  10、硫磺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

篇6: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易错点:在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为红色的反应中,很多同学不明白其中的反应过程,误认为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气体

C.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应正放在桌面上

D.干冰就是二氧化碳

错因会诊错选A是因为只从现象,而没有考虑到石蕊变色的本质;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认为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而错选B;错选D是因为只想到二冰就是二氧化碳。

解析A错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B错的原因是:认为只有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D只有固体二氧化碳才能叫干冰,液态或气态的二氧化碳都不能叫干冰,所以只能说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C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符合题意。

篇7: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易错点:滴管的使用、液体的倾倒、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取用与加热,同学们在操作时往往顾及不全,导致操作时失误较多。

  [例1]小明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此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B.添加砝码

  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解析]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是学生的易错题。对天平有两个主要操作,一是称量末知质量的药品,一般是调节平衡后,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平衡;二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一般是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天平右盘加上所需的砝码,将游码移动到固定位置后,通过加减药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本题是要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所称的质量就不是10.5g了,所以B、D是错误的;平衡螺母的调节是在称量前调节的,称量过程中不能移动,故D错。

篇8: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食物,烧烤常用木炭作燃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通风

  (B)烧烤有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木炭燃烧产生的

  (C)烧烤时扇炭火是为了降温

  (D)用含硫的焦炭代替木炭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2.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D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

  (D)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

  3.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C

  (A)(NH4)2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

  (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D)草木炭(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

  4.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

  (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自然界中水的pH均为7

  (B)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淡水

  (C)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多,但淡水量很少

  (D)水能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

  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A

  (A)铁粉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

  7.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100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要想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B

  ①56gZn和Fe2O3的混合物②100gMgCO3和Al的混合物③84gMg和Fe的混合物④100gBaCO3和Cu的混合物

  (A)①③(B)②(C)②④(D)③④

  8.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化学的学习你一定对一些化工生产中应用的原理有所了解,下列生产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B

  A.钢铁冶炼

  B.石灰石制生石灰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氧炔焰焊接金属

 

  9.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质污染,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苯。下图是苯的微观粒子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苯的化学式为C6H6

  B.苯由两种元素组成

  C.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直接构成的

  D.苯属于有机化合物

  10.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重新认识了早已熟悉的空气和水,知道了自然界的水是B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11.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们还知道了许多健康常识,比如,下面四种做法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C

  A、健康人应多吸纯氧

  B、长期饮用硬水补钙

  C、食用加碘盐

  D、吸烟提神

  12.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A

  A、Fe

  B、H

  C、SO42-

  D、2H2O

  1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HCl=+NaCl中的物质是D

  A、H2O

  B、CO2

  C、H2CO3

  D、NaHCO3

  14.生活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蕴含着化学知识,但也有一些做法是不正确的。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面的做法不科学的是B

  A、冰箱内放置木炭能除异味

  B、无色透明的塑料袋都可以盛装食品

  C、可用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污

  D、用热水配腌蛋的盐水,可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

  15.①酸雨②土壤中含汞等重金属③空气中CO含量增加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由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是B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6.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C

  A.汽油

  B.烧碱

  C.纯碱

  D.食盐水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B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18.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它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D

  A、Fe

  B、Cu

  C、Zn

  D、Ag

  1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杂质除去的是A

  A.CuSO4(Na2SO4)

  B.C(CuO)

  C.CO2(C0)

  D.NaCl(MgCl2)

  20.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B

  A.500g

  B.400g

  C.200g

  D.100g

  21.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C

  A.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D.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22.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若下面图像中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A

  A.溶液的质量

  B.稀盐酸的质量

  C.氯化镁的质量

  D.生成气体的质量

  23.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共有D

  A.1类

  B.2类

  C.3类

  D.4类

  24.1O.6克不纯的碳酸钠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则碳酸钠固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B

  A.碳酸镁和碳酸钙

  B.碳酸钾和碳酸铵

  C.碳酸钡和碳酸锌

  D.碳酸钡和氯化钠

 

  25.1O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O克2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

  A.铁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26.以下关于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不相符的是C

  A.海尔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解决污染问题

  B.厦门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解决资源问题

  C.中科院开发的“用CO2制取全降解塑料”——解决能源问题

  D.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解决材料问题

  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28.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B)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氢气

  (C)将Fe(OH)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D)在混有Na2SO4的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可得到纯净的NaOH溶液

  29.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C

  (A)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

  (B)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

  (C)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

  (D)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H2SO4

篇9: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易错点:

煤的干馏就是将煤置于隔绝空气的密闭炼焦炉内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有机物逐渐分解,得到气态的焦炉气、液态的煤焦油和固态的焦炭,挥发性 的产物中有许多重要化学品并获得重要应用。石油的分馏就是利用原油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的沸点不同这一性质,使沸点低的先气化,沸点高的后气化,这样经过 连续加热和冷凝,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蒸馏产物。因此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属于化学变化。

例1 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有()

A.石油蒸馏B.煤干馏C.干冰升华D.煤燃烧

错因会诊对石油蒸馏的实质不明白,从而误认为石油蒸馏是物理变化;错选C是对干冰升华的过程不了解而造成的。

解析石油蒸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的分离,是物理变化;干冰升华是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吸收热量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物理变化;煤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解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篇10: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突破重点难题,重温易错考题

首先,复习时最重要的还是要先夯实基础,中考化学特别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所以第一轮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复习,该段复习尽量引导学生自己会看书、会思考、会总结。把知识落到实处的同时要做到有所拓展并深化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也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其次,要学会突破重难点,平时易错题涉及知识点和化学实验就是重难点。而在新课程下,更注重于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综合性、灵活性不断加大。所以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要重视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思考解决问题。

还要重视精选习题,习题选择应重质量不要重数量。精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习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方法,积累答题经验。

最后,要强调的就是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同时强化训练学生规范化答题能力,保证学生会做题能得分。

篇11: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同学们在学习中易对二氧化碳的制法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现对同学们在学习中产生的误区进行剖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实验室制备气体应从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贮存三个方面考虑。

  1.制取气体的原理: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则;①科学性,必须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所需气体。②反应条件不能太苛刻,反应速度要适中,便于实验室操作,且也比较容易收集。③价格要便宜

  2.制取气体的装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所需的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如:(1)药品状态为固-固,且反应需要加热的,可选择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制取。(2)药品状态为固-液,且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的,可选择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法制取。

篇12: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易错点:同学们常将描述现象与得出的结论相混淆。在观察现象时往往只考虑变化后的现象,不考虑变化时的现象和变化前的现象,描述现象时往往以结论代替现象。现象是能看到、能感觉到的,而生成的物质是什么,是看不到的。

  [例1]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错因会诊]对现象和结论不能区分乱猜答案而错选B、C、D。

  [解析]“蜡烛燃烧,放热,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这是描述蜡烛燃烧时的现象。若改为“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为实验结论。结论往往由现象推出,二者不可混淆。

篇13:中考化学:高效整理错题的秘籍

  1.化学方程式不正确就进行计算了,主要是配平时出现的一些错误,避免出错的方法是写好化学方程式后,一定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2.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不正确,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没有代入计算。

  3.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直接应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上,避免出错应牢记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纯物质的质量计算,因此计算时应根据质量分数和杂质的量求出纯净物的质量,把体积乘以密度换算成质量,才能进行计算。

  4.审题不清、不会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形、计算格式不准确、单位错误等等,避免出错的方法平时加强训练,严格按解题格式进行,要学会审题、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看懂图形所表示的含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