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机械能与内能基础知识
在物理学中,能量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以多种形式存在,并且可以在不同物体或系统之间转化。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了两种常见的能量形式:机械能和内能。本文将详细总结这两种能量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一、机械能
1. 能量的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公式为:Ek = 1/2 mv^2,其中Ek是动能,m是质量,v是速度。
3. 影响动能的因素:物体的速度和质量。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p = mgh,其中Ep是重力势能,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被举起的高度。
6.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举起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8.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在只考虑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9. 机械能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当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10. 自然界的机械能:风能和水能是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形式。它们通过风车和水轮机转化为电能,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二、内能
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也称为热能。
2. 影响内能的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内能产生和传递的基础。
4. 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 做功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 热传递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 内能的单位:焦耳,与机械能的单位相同。
8. 热量的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符号是Q,单位是焦耳。
9. 比热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比热的符号是c,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即焦/(千克·℃)。
10. 水的比热:水的比热是4.2×10^3焦耳/(千克·℃),这意味着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1. 热量的计算:
- 吸收热量时:Q吸 = cm(t - t0) = cmΔt升,其中t是后来的温度,t0是初始温度。
- 放出热量时:Q放 = cm(t0 - t) = cmΔt降
三、内能的利用
1. 热机的定义: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
2. 内燃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常见的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3.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每个工作循环中,内燃机对外做功一次,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
4.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
热机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5.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摩擦损失、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等。
6. 燃料的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值。热值的符号是q,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即焦/千克。
7.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 = qm,其中Q放是放出的热量,q是热值,m是燃料的质量。
8.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实际应用中,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例如,在风力发电中,风能(机械能的一种形式)通过风轮机的转动转化为电能;在汽车引擎中,燃油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汽车的动能。
通过学习机械能和内能的知识,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理解能源的转化和有效利用,这对于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篇2:机械能与内能基础知识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篇3:机械能与内能基础知识
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3. 运动物体的速度大,质量大,动能就越大。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高举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6.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而形变具有的能。物体的弹性变大,弹性势能也变大。
7.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焦耳】
8.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9.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
10.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1. 改变物体的内能方法做功、热传递。
12.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1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14. 所有能量单位:焦耳。
15.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16.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7.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8. 水的c:C=4.2×10焦耳/(千克·℃),物理意义: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焦耳。
19. 热量计算:
吸热:Q吸=cm(t-t0)
放热:Q放=cm(t0-t)
20. 热值【q】:1kg的某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单位:焦耳/千克
21.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
22. 内燃机:汽油机、采油机。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23.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篇4:机械能与内能基础知识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