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
· 初中物理 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
在本节我们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凹、凸面镜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管路图的画法。
正如“镜面反射成虚像,像物同大都一样,物远像远没影响,连线垂直镜中央,还有凸面凹面镜,反光作用不一样;凹面镜能会聚光,来把灯碗灶台当;观后镜使光发散,扩大视野任车转”
平面镜改变光路:
常见考法
常以选择题、画图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的画法。
误区提醒
凸镜成正立、缩小虚像;凸镜可以扩大视野。
一般是先用对称法确定虚像的位置,再根据虚像的成因确定射入人眼睛的反射光线,进而确定所求的范围。
· 初中物理 平面镜成像典型例题
题目
答案
本题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
解析过程
①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
②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共面。
规律方法
“光屏”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材,只有明确了它的作用,我们才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
篇2: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 B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
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篇3: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桌上竖立一块玻璃当做平面镜,平面镜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平面镜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移动蜡烛,直到从前面看上去也像点燃的一样,这就是烛焰的像。通过观察可知,像与烛焰的大小相等;像与烛焰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实物到镜面的距离。
2.面镜分类
平面镜
凹面镜
球面镜
凸面镜
3.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球面镜的应用
凹面镜: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凸面镜: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5.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经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篇4: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如果在蜡烛B的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无论怎样,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重合;垂直;相等;(3)不能;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篇5: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
中考物理秘籍之光的传播反射成像:平面镜成像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篇6: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以及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
3.移动玻璃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看上去好像点燃一样,这个现象表明了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虚像的位置。
4.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
5.观察蜡烛A和蜡烛B的连线,发现:连线垂直于玻璃板。
6.若要判定所成的像的虚实,应该在像的位置放一块光屏,通过玻璃板观察上面是否成像来进行判断。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方便确定虚像的位置。
用两支等大的蜡烛: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实验中,眼睛观察到有2个像,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蜡烛A的虚像,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蜡烛B的虚像。
进行多次试验的目的: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
【实验结论】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篇7: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1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母题探究
典例49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常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进行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1)小刚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了(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
(2)小刚发现用光屏去承接蜡烛在B′点的像,像怎么也无法成在光屏上,这一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3)若用刻度尺量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它们的值是相等的,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4)如果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请你想个办法看清楚跳棋的像:
解析:(1)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等,因为无法直接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利用了完全相同未点燃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这种研究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2)用光屏不能接收到的像是虚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A点到镜面的距离是物距,B′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像距,它们的值相等,这说明像距等于物距.(4)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由于跳棋不发光,所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要暗一些,我们只要增加跳棋的亮度就能在镜中看清它,比如用手电筒照射跳棋.
【答案】(1)等效替代法相等(2)虚(3)像距等于物距(4)用手电筒照射跳棋(或将跳棋照亮)
题型攻略
实验过程: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将一张白纸对折后展开铺在桌面上,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在白纸的折痕上,在玻璃板前面放一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会看到前面蜡烛所成的虚像,拿另一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前后左右移动,直到与前面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像.记下两根蜡烛的位置,测量像、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看像与物体的连线是否与玻璃板垂直.
常见问题:
(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用两根等大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为什么有时候无法使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所成的像重合?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4)为什么有时候会看到两个像?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发生两次反射成两个像,。
(5)直尺在此实验中的用途是什么?直尺可以测量物距和像距.
(6)在像的位置放光屏,接收不到像说明什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篇8: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13: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母题探究
典例53
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填"虚"或"实")像,它的大小和形状与天花板上的吊灯(填"相同"或"不相同");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m.
解析:光亮的瓷砖地面相当于平面镜,小华看到的"吊灯"是天花板上的吊灯通过瓷砖形成的虚像;物体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且大小、形状相同;根据镜面成像规律知,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为6m.
【答案】虚相同6
题型攻略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物体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举一反三
典例54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其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其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其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其右边移动笔
解析: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因此,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用左手写字、往其左边移动笔.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