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历史,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一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记忆难题: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历史学科的一大难点在于记忆,尤其是面对大量的时间、事件和人物时,往往感到头绪繁多,难以记住。因此,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 具体对策
1. 硬背不如巧记
- 将枯燥的记忆任务转化为有趣的方式,可以提高记忆效率。例如,使用口诀、故事化等方式,使记忆更加生动。
2. 每日坚持
- 坚持每天复习所学内容,而不是等到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定期复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避免遗忘。
3. 切忌考前突击
- 考前突击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且效果往往不佳。科学安排复习计划,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 实用举例
1. 奇数法记年代
- 通过奇数法记忆重要年代,例如: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年张勋复辟、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2. 中外史对比法
- 例如,1939年至1945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国则经历了抗日战争。这种对比有助于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 因果推导法
- 以鸦片战争为例,其根本原因是市场的需求,即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打开中国市场来获取商品销售的机会。随后,鸦片走私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最终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
4. 浓缩转化法
- 戊戌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变”,具体包括政治上的君主立宪制和经济上的发展资本主义。
二、答题难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在历史考试中,即使能够理解题目,但在答题时却常常出现表达不规范、要点遗漏等问题,导致失分。
# 具体对策
1. 一看
- 在答题前先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分值和得分点,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
2. 二找
- 根据题意,回到课本中寻找相关知识点,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3. 三规范
- 答题语言的规范化是关键。语言应简洁、准确,符合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
# 实用举例
1. 列举题
- 例如,要求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大事(每件1分):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1935年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叙述时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
2. 材料解析题
- 如何分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得出答案:对内进行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
3. 开放性问题
- 例如,20世纪最后的时代特征有哪些?可以从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复习难题: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历史学科的复习常常让人感到困惑,面对众多的书籍和习题,不知如何下手,复习效率低下。
# 具体对策
1. 文明史视角
- 采用文明史的视角进行复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 专题化
- 历史考试倾向于专题化命题,因此复习时也应围绕专题进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3. 重基础
-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基础。
4. 重现实
- 结合现实热点进行复习,可以增加复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 实用举例
1. 争议题目
- 高考中的一道选择题引发了关于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讨论。文科生需要更多地积累这些细节。
2. 热点现象
- 《大国崛起》的热播引发了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关注,命题者会从整体上设问,如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也会从单个国家的角度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
3. 文明史观
- 命题更注重对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的考查,如生产工具的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通过这些大事件,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通过以上方法和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初一历史学习中的难点。记住,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历史学习中找到乐趣,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